mostbet

學齡前用遊戲培養兒童專注力潛能|加班當爸媽PodcastS7EP12精華

如何透過日常遊玩培養孩子的專注力?原來日常中有很多情境都可以和孩子玩遊戲,我們的孩子還能在遊戲中學習耐挫力。

加班當爸媽Podcast S7EP12,本集節目邀請到潛力種子兒童教育中心的兒童治療師張俸慈老師(小張老師),她在小學被診斷出ADHD注意力不集中的過動症,卻善用自己的特質成功翻轉人生,從哈佛畢業之後就投身兒童教養領域深耕至今。最近推出新書《10分鐘,玩出孩子專注力的潛能遊戲書》,讓爸媽可以透過書籍找到陪伴孩子遊玩的方法,同時還能透過遊玩過程培養孩子的專注力。在本集節目中,小張老師會很大家分享什麼樣的遊玩方式,能幫孩子打開五感、發展潛能。如果想知道更詳細的內容,歡迎點擊連結到平台上收聽!

【本集精華】

透過遊戲培養兒童專注力的重要性

玩是孩子的天性,但是玩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嗎?其實用專注力遊戲來訓練孩子潛能是很有效的方法,因為遊戲可以刺激孩子思考,而遊戲也容易讓孩子產生興趣和動機。

遇到挫折也能持續進行的專注力遊戲

想必很多家長都有遇過陪孩子玩一下,結果孩子遇到困難很快就失去興趣跑掉了,這個時候爸媽如果和孩子說:「欸,你怎麼不玩了?」聽到這句話,對孩子來說遊戲就是中斷了。但其實這種時候只要換另一種方式和孩子說:「你要去那邊幫我拿別的玩具嗎?」對孩子而言遊戲就是還在進行中。我們在日常中有很多事情能賦予小朋友任務與目標,其實這些就是專注力遊戲,大人有技巧地引導孩子玩遊戲,可以讓孩子更有耐挫力。

累積生活經驗,就能自然學會自理能力

很多父母都會期望小孩擁有自理能力,其實只要讓孩子累積足夠的生活經驗,他們自然而然就會具備這份能力,生活中的例行事項,例如找玩具或是等待爸媽忙完,都能以遊戲的形式讓孩子一起參與,過程中爸媽可以給孩子多一點對話選項,讓孩子學習自主思考自己想做什麼選擇,以及如何做選擇,而這個過程孩子不僅只是在收拾玩具或是單純等待,對他們來說其實都是在努力完成某個目標。

小可:曾經參加過小張老師的講座,老師從腦科學及兒童發展出發的教養觀點,很具體很好懂,我也很認同小張老師說的「父母是為了教育孩子,不是一味的教訓孩子」。
居家學齡前遊戲培養兒童專注力潛能
Photo by Yuri Shirota on Unsplash

25種專注力遊戲培養孩子耐挫力

在《10分鐘,玩出孩子專注力的潛能遊戲書》中,小張老師準備了25種兒童專注力遊戲,這些遊戲都是經過實際測試和改良,有針對不同年齡區間的孩子提供不同的遊玩方式。這些遊戲不只能讓爸媽陪孩子玩,更能讓孩子在遊戲中培養專注力及忍受挫折的能力。

即使在遊玩過程中遇到困難也不用擔心,書中都有提供解決方案,幫助爸媽和孩子能持續進行遊戲。

不同遊戲類型增加不同潛能

這25種專注力遊戲更針對視覺專注力、聽覺專注力、指令理解、邏輯推理設計不同的遊戲類型,幫助家長在家中就能有效地陪伴孩子遊玩,同時陪伴孩子探索及開發聽覺與知覺等能力,有助於孩子在未來發展學習能力時能更順利。

幫爸媽想好「梗」

和孩子玩遊戲時最怕的除了沒有時間和消耗體力之外,就是怕沒「梗」。

這本書最大的功用就是小張老師都幫大家想好梗了,不用擔心不知道和孩子玩什麼,翻開這本書,我們會發現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情境都能讓父母陪孩子玩,書中也有針對遊玩中會遇到的問題延伸內容,一樣的遊戲你們可以選擇玩得簡單一點,也可以選擇玩得困難一點。

A woman and a child are sitting on the floor, playing musical instruments.
Photo by Sebastian Pandelache on Unsplash

日常累積「句庫」,共同專注力很重要

小張老師建議爸媽在孩子3-5歲的時候留意培養他們的共同專注力,除了遊戲,日常生活中的對話也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一個重要方法。孩子會從與爸媽、朋友及老師的對話中學習,累積「句庫」,藉此讓自己更善於與他人互動,也能培養表達自己想法及做選擇的能力。

在家裡如何累積句庫

爸媽可以嘗試扮演孩子的角色,成為小朋友切磋協商的練習對象,用不同的對話引導孩子思考並學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。

等待需要練習再練習

孩子在學會等待之前,也需要經過反覆練習。我們常說「對小朋友要說到做到」,而這個說到做到其實是算在小朋友說過的話,例如孩子和你約定好了玩具再玩2分鐘就來吃飯,如果時間到了孩子還是在鬧,這個時候你可以直接把他抱到餐椅上,這樣可以讓孩子認知到這是他自己答應過的事,他應該說到做到。雖然剛開始執行時可能會有一段失敗的陣痛期,但成功幾次後,你會發現孩子再遇到一樣的狀況,通常約定的時間到了,他就會自己乖乖坐在餐椅上吃飯。

家長有沒有說出孩子的需要?爸媽可以多詢問孩子想做的事,表現出同理他的需求,這時候孩子的情緒通常都會少去一大半,小張老師也建議爸媽可以多點彈性,例如不用每天都堅持要讓孩子自己吃飯,偶爾放風一下,也是放過自己。

給孩子誠實的勇氣

孩子犯錯的時候,爸媽如果很兇地質問,絕大部分的孩子可能都會害怕而不敢承認,但爸媽如果換個方式溫和地問,例如孩子把水弄倒了,爸媽可以說:「是誰把水弄倒的呢?我們一起擦乾淨吧!」,通常孩子就會比較敢勇於承認並一起收拾。

櫻桃:有一天兒子跟我說美容床破了一個洞棉花跑出來,我問怎麼會這樣?兒子還說他也不知道,我就說那我們去拿膠帶把他黏起來。
小可:你給他尊重沒有戳破他。
櫻桃:給他一個台階(笑)

小張老師:父母不希望小孩說謊,但也要反思自己有沒有給小孩誠實的勇氣
A boy playing water, illuminated by sunlight.
Photo by MI PHAM on Unsplash

結語

其實爸媽都知道要多陪小朋友玩,只是大多時候不知道該如何做,尤其疫情期間爸媽居家上班,孩子學校停課,很長時間需要在家裡和孩子相處,為此小張老師從腦科學及兒童發展的角度出發,針對不同潛能訓練設計了25種遊戲,遊戲中也加入有趣的故事和角色元素,提高孩子的遊玩動機,同時也在書中和父母聊聊十大教養問題。

如果你想知道聰明陪伴孩子遊玩,還能讓孩子發展潛能的居家遊戲,歡迎收聽加班當爸媽Podcast S7EP12,小張老師的新書《10分鐘,玩出孩子專注力的潛能遊戲書》會是爸媽和孩子快樂遊玩,同時還能增能的神隊友。

書中金句:因為被寵愛過所以知道,得到之後要再給出去才能完整
小可:小朋友就像小種子期望有更多爸媽可以用愛和尊重來灌溉小種子。
櫻桃:這本書2-10歲都能看,年齡層很廣,書中的遊戲內容可以延伸也可以縮短,有很多變化,是非常超值的一本書

櫻桃可可推薦書籍:張俸慈兒童治療師《10分鐘,玩出孩子專注力的潛能遊戲書》

延伸閱讀

帶孩子去日本|出國還不是要育兒幹嘛那麼累

推薦書籍|我們為什麼要讀書?為什麼要工作?如何擁有理想職涯規劃?|加班當爸媽PodcastS6EP01精華

親子共讀繪本|如何陪伴孩子人生中只有一次的3歲時光?|加班當爸媽PodcastS6EP03精華

SEL社會情緒學習是什麼?5個指標幫孩子增能|加班當爸媽PodcastS7EP01精華

Picture of 加班當爸媽|櫻桃可可CherryCoco

加班當爸媽|櫻桃可可CherryCoco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相關文章